废物or大师?国米中场组织效果追莫德里奇,为何难获球迷认可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9:06 点击次数:175
是意甲顶级中场还是被高估的球员? 国际米兰的尼科洛·巴雷拉正身处一个罕见的评价漩涡中。
2025年09月29日,一场比赛过后,巴雷拉再次成为球迷和媒体争论的焦点。
他交出了跑动10.3公里、9次冲刺、51次触球、12次一对一对抗赢下8次的成绩单。
《米兰体育报》为他打出了7分的全场最高分之一,认可他在攻防两端的活跃表现。
然而在互联网的角落,诸如“废柴水货”、“国米不除巴雷拉将永无宁日”的批评声却同样不绝于耳。
数据不会说谎,巴雷拉在本赛季意甲的关键组织数据上表现出色。
在推进型传球总数上,他与皇家马德里的传奇中场莫德里奇同为37次,并列联赛榜首。
将球传入进攻三区的次数,他完成了32次,仅比莫德里奇的33次少1次,排名第二。
而在更具威胁的“传入禁区”次数统计中,他的10次也让其位居联赛第二。
展开剩余78%这些数据直观地说明了巴雷拉在国米由守转攻过程中的枢纽作用。
为何一个数据亮眼、被专业媒体打出高分的球员,会承受如此多的指责?
“干活越多,错越多”这条职场法则在足球场上同样适用。
巴雷拉上赛季总共完成了1808次传球,相应的,他的传球失误次数也达到了324次。
当一名球员频繁触球、不断尝试有风险的进攻性传球时,失误的绝对数量自然会上升。
批评者往往容易记住他丢球的镜头,却忽略了他大量成功的传球串联起了球队的进攻。
同样,在一对一对抗中,即便他12次对抗赢下了8次,那输掉的4次也可能成为被聚焦的“罪证”。
巴雷拉角色和踢法的演变,是理解其评价分化的关键。
在齐沃的战术体系下,巴雷拉的比赛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。
他的抢断位置变得更加靠前,本赛季有75%的抢断是在中前场完成,远高于上赛季的62%。
这意味着他需要在对方半场进行更多、难度也更大的防守压迫。
他还被鼓励更多地尝试带球突破,本赛季他的尝试过人和成功过人次数分别排在意甲第11和第13位,而上赛季他在这两项榜单上都在50名开外。
这种战术牺牲直接体现在其个人攻击数据的下滑上。
回顾其数据轨迹,从2020-21赛季的3球7助攻,到2021-22赛季的3球11助攻,再到2022-23赛季的6球6助攻,他曾是意甲中场中进球参与度最高的球员之一。
但近两个赛季,他的直接进球和助攻数出现了明显下降。
然而,这种下滑并非简单的状态低迷。
对比其比赛热图可以发现,他的活动范围横向扩展了许多,不再固定于三中场的右侧,而是需要频繁进行左右横向覆盖和拦截。
他超过80%的触球现在发生在中线以后区域,他为了球队的整体平衡,主动回撤承担了更重的防守和组织任务,从而牺牲了在禁区附近的攻击机会。
欧洲足坛的专业评估机构似乎更看重其全面贡献而非表面数据。
在CIES评选的本赛季最佳防守中场排名中,巴雷拉位列第11位,得分与队友姆希塔良相同,甚至高于莫德里奇。
他的市场估值在7000万欧元水平停滞一段时间后,反而提升至7500万欧元。
皇家马德里持续将其视为接替莫德里奇的重点目标之一,这从侧面印证了其顶级中场的身价。
齐沃的战术革新要求可能进一步放大了对巴雷拉的争议。
齐沃倾向于使用3421阵型,相较于国米传统的352,中场人数从3人变为2人,这对中场球员的覆盖和防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这一体系下,巴雷拉是被确定的三个固定首发核心之一,与劳塔罗、巴斯托尼并列,其战术价值被教练组高度重视。
球队计划打造高位压迫和位置轮转的动态风格,巴雷拉需要在前场就展开反抢,这对其体能和防守技巧是新的考验。
所以,下一次当你看到巴雷拉传球失误,或者在一对一中被过掉。
或许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:我们是在用衡量一个纯组织核心或防守工兵的标准,去评判一个为了球队利益不断切换角色、承担着复杂战术任务的现代中场吗?
巴雷拉或许永远不会成为莫德里奇那样的传球大师,也不会变成加图索式的防守悍将。
但他的价值恰恰在于这种难以被简单归类的全面性和牺牲精神,这让他成为了国际米兰战术板上那颗不可或缺的棋子。
优质图文扶持计划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百姓彩票中奖规则图片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